LED产业资讯

实时掌握LED产业发展资讯,不断研发、创新,开发更安全、更稳定的LED照明产品。

行业资讯,照明行业,照明行业分析,灯具行业,led照明行业新闻,led照明行业分析

当前位置: 主页 >> 信息中心 >> 行业资讯 >> LED产业资讯 >>

自镇流荧光灯是继白炽灯后的重大光源革命

文章来源:恒光电器
发布时间:2014-03-07
浏览次数:

 普通照明用自镇流荧光灯俗称“节能灯”,是指额定功率在60W以下、额定工作电压220V、额定频率50Hz,在家庭和类似场合作为普通照明使用的光源产品。

  自镇流荧光灯将灯头、电子镇流器和灯管集成一体,在不损坏其结构时不可拆卸。灯头形式有螺口式(如E27、E14)、卡口式(如B15、B22)和插脚式(如GU53、GZ10)。电子镇流器内置于灯体中,上、下端分别连接灯头和灯管。

  自镇流荧光灯是继白炽灯之后的一次重大光源革命,通过自身功耗低的电子镇流器驱动,建筑照明,利用稀土三基色荧光粉将紫外光转换为可见光。与普通白炽灯相比,光效大幅提高。另外,恒光电器,它还具有外形紧凑、寿命长、重量轻、无噪声、低电压启动性能好等优点。

  常见的自镇流荧光灯产品外形包括U形、H形、螺旋形和蘑菇形,常见的发光颜色有日光色和暖白色,平均寿命可达6000小时以上,是普通白炽灯的6~8倍。

  因节能效果明显,自镇流荧光灯大量取代白炽灯成为大力推广的绿色照明光源,广泛应用于宾馆、写字楼、商场和居家照明。

  行业概况

  我国是世界公认的自镇流荧光灯第一大生产国,年产量超过40亿只,其中60%以上出口到全球160个国家和地区,约占全球产量的80%。我国自镇流荧光灯生产企业的显著特点是数量多、民营企业多、中小企业多。苏、浙、闽、粤等地是生产集中地区,其中广东和浙江集中了全国80%左右的企业。另外,北京、上海、山东、江西、安徽和成都等地也有零星分布。

  虽然国内自镇流荧光灯企业数量众多,但中国自主品牌在国际市场的占有率并不高。80%左右的国际市场份额被欧司朗、飞利浦和GE等国际大品牌所占据。不过这些知名品牌的产品大部分由通士达、和阳光等中国厂家代工。

  发展历程

  为提高能效,保护环境,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我国于1993年11月启动了“中国绿色照明工程”,并于1996年正式列入国家计划。

  随后,国家质检总局相继制订了自镇流荧光灯产品的性能、能效和安全国家标准,国家多个部委陆续采取了宣传、推广和规划等措施,支持白炽灯生产企业转型升级,鼓励消费者使用高光效、长寿命的自镇流荧光灯。

  在利好政策的推动下,越来越多的企业自愿参加节能认证,积极参与各地政府组织的招标采购活动,自镇流荧光灯行业迈入快速发展轨道。

  随着自镇流荧光灯技术的日益成熟和应用规模大幅增长,自2007年澳大利亚政府率先宣布全面淘汰白炽灯开始,全球先后有10多个国家和地区陆续发布了淘汰普通照明用白炽灯计划。2011年11月,国家发改委、商务部、海关总署、工商总局、质检总局联合发布了“中国逐步淘汰白炽灯路线图”,为全面淘汰普通照明用白炽灯提供了政策依据。

  作为白炽灯的优先替代品,普通照明用自镇流荧光灯产品的推广应用有了良好的政策环境、行业基础和社会氛围,越来越多的质优价廉产品通过推广活动走进普通消费者家庭。

  监管情况

  在自镇流荧光灯行业高速发展的同时,产品质量问题也随之出现。随着产品标准的不断提高,大量小型企业的生存空间日趋狭窄,此时,他们往往通过恶意降低成本来占领政府监管相对薄弱的地区,比如农村市场。这些劣质产品扰乱了正常的市场秩序,阻碍了行业发展和市场规范。

  为促进产品质量提高,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国家质检总局于1998~2013年在自镇流荧光灯的生产和流通领域先后组织了13次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通过加大对抽查不合格企业的处罚力度、加强对中小型企业员工的技术培训,自镇流荧光灯产品的质量水平较抽查早期有了大幅提高。

抽查概述

  历次国家监督抽查涉及的主要检测项目有产品的安全、性能、能效和电磁兼容指标等16个项目。每次在编制抽查方案时,通常会根据产品的技术现状和历年的抽查结果适时调整具体的检测项目。

  检测依据

  我国自镇流荧光灯产品的安全和电磁兼容标准等同采用IEC(国际电工委员会)标准或CISPR(国际无线电干扰特别委员会)标准。性能标准通常由各个IEC成员国根据本国行业发展现状和民众使用习惯自行制定,一般为推荐性标准,非等效采用相应的国际标准。

  与IEC标准相比,我国的自镇流荧光灯产品性能标准中除了对部分参数如额定功率范围、光效、谐波、测试启动电压等作了更为详细地规定外,并无太大区别,并不能说它比国际标准的相关要求低或者高。能效等级标准则由我国根据国内实际情况独立制定,无相对应的国际标准。

  历次国家监督抽查的检测依据包括:强制性安全标准GB16844-2008《普通照明用自镇流灯的安全要求》(IDTIEC60968:1999)、强制性电磁兼容标准GB17625.1-2003《电磁兼容限值谐波电流发射限值(设备每相输入电流≤16A)》(IDTIEC61000-3-2:2009)和GB17743-2007《电气照明和类似设备的无线电骚扰特性的限值和测量方法》(IDTCISPR15:2005)、推荐性性能标准GB/T17263-2002《普通照明用自镇流荧光灯性能要求》(非等效采用IEC60969:2000)、强制性能效标准GB19044-2003《普通照明用自镇流荧光灯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CEL-005《自镇流荧光灯能源效率标识实施规则》、产品抽查方案以及企业标准和产品明示的质量要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