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明市场营销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分析
文章来源:恒光电器
发布时间:2013-11-04
浏览次数:次
观念是一切行为的基础,在其他行业的企业都在奉行营销导向的时候,灯饰照明行业的很多企业还被计划经济传统的生产观念、产品观念和推销观念所笼罩,相信“只要是产品,就一定卖得出去”而不关注市场需求的企业数不胜数。国内很多企业甚至是技术导向,设计,他们的关注点是如何将产品做的完美而不关心消费者喜欢什么产品。国内某灯饰厂商,一年生产出1000多款灯饰,却只有两款好卖,大量的灯饰都堆积在仓库里,浪费了大量的人才物力,当他们通过研究消费者发现消费者需求随着时尚的潮流转变的时候,他们才恍然大悟原来消费者根本不是他们想象的那样。国际品牌宝洁、可口可乐等在进入中国市场之前,都花了一年多的时间来研究中国的消费者,最后根据他们的需求去生产出适合的产品,到今天这些企业依然坚持每年这么做,这就是观念领先的力量。
其次来源于理论的指导,但是由于中国市场经济发展时间比较短的缘故,中国的营销理论和实践都不够成熟,中国企业缺乏完全市场化运作现代营销的知识,盲目的模仿洋理论,跟风现象较为突出,比如波特讲竞争战略,很多企业就争先恐后的学习“五力分析”,有人提出运动营销,很多企业就开始使用体育明星代言,但是对于这些理论是不是适合企业本身并没有认真的研究过,一些营销界的人士通常是将国外的理论换个名字就号称是本土的营销理论,但是,如何实现从全面模仿——理性思考——辨证吸收——本土创造,中国企业的营销人还有很多路要走。
营销战略缺位
没有战略的企业,就像在黑暗中与敌人拼杀一样,只能乱出拳头。现在,中国的企业真正是得战略者得天下,真诚的“海尔”、高飞的“小天鹅”,稳扎稳打的中国移动,后起之秀的招商银行等,都为其它中国企业树立了榜样。而当前多数的中国企业只是计划当期,得过且过,初创时就不曾设想过将来,造成企业盲目运行。就好像2003年润滑油大战一样,当统一润滑油将目标瞄准中国正在急剧增长的私家车市场,不惜重金在央视做广告的时候,国内的昆仑和长城还对其行动嗤之以鼻,认为其是短期行为,殊不知统一润滑油的塑造引发了整个润滑油市场的重新洗牌,等2004年其他品牌跟进的时候,统一润滑油品牌已经在消费者的心目中扎根了。
现在很多企业也有自己明确的营销战略,但是所有的人员,包括研发人员、生产人员等,没有真正围绕营销战略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常常把营销只是作为销售部门卖不出去的问题,认为那是销售部门的事情,没有市场一体化的运作,照明方案,也没有基于客户的内部价值链的整合与管理,企业内部的营销资源得不到有效的协同与整合,而营销战略需要落实到每个部门,每个人,作为一个企业,如何整体的真正面临市场,如何整体的让所有的员工都去承担市场的责任,是营销战略存在的基础,否则战略就成了纸上谈兵。
作为企业来说,只有制定出合适的战略并根据市场的变化及时调整战略,并将战略具体到每个人,恒光,才能够顺应市场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