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外贸小灯具商的底线求生
文章来源:恒光电器
发布时间:2014-02-15
浏览次数:次
一家没有制造、没有品牌、不掌握核心技术、依赖几家大客户的外贸小灯具商,面临成本高企吞噬毛利的窘境,如何能抓住LED普及的历史性机遇,突出重围?
宁波YC贸易有限公司(简称YC公司)是一家典型的江浙沿海地区中小型外贸公司,主要从事灯具的出口贸易业务。宁波是中国户外灯具生产基地之一,但大多数中小制造工厂因为技术和资金限制,都只能提供有限款式和型号的产品。这些工厂大都没有自主产品开发能力、没有核心技术和自主技术专利,基本依靠模仿国外市场和国内大企业产品,进行模仿开发,以简单零配件制造和组装为主。这些制造厂家几乎都没有自己的品牌,绝大多数是通过国内外贸公司或是直接为国外客户提供OEM服务。YC公司正是这种情况。
来自阿曼的S客户是YC公司的主要大客户。S客户根据其对市场和产品的研究分析,每年提出若干产品的开发计划和质量要求。YC公司根据S客户提供的样品、具体质量和目标价格要求,在中国找到合适的工厂生产,并提供产品系列和出货的整合,以及质量控制等服务。
YC公司的基本业务模式如“YC公司业务模式”所示。图中箭头所示为产品、市场信息及订单流向。YC公司处在生产企业和S客户连接的中间环节。
自公司成立以来,YC公司的销售收入逐年增长,从2008年的100万美元,增长到了2011年的400万美元。但是近来YC公司的创始人李总感到忧心忡忡,原因是他发现,纵观几年的公司财务报表,销售收入每年大幅上升的背后却是缓慢的毛利增长。
李总开始反思自己这几年来的业务模式和经营策略。销售收入在增长,这说明市场是在扩大的,市场总的需求是增长的,客户关系是良好的,销售渠道是畅通的。而销售利润和利润率下降,是因为产品成本、销售费用相对于产品销售价格上升过快造成的。
虽然从2009年后,李总在展会和网上交易平台上投入了大量精力和资金,但遗憾的是并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同时,客源缺乏也抑制了公司的发展,因为YC公司没有自主的研发队伍,面临着数量众多的同质化产品竞争对手,包括生产厂家和贸易公司。不仅没有产品的优势,而且和制造工厂竞争,YC公司也同样没有价格的优势。这几年能够成功争取的客户非常少。
2005年左右,正值led光源开始进入市场的时期,YC公司所在的传统灯具行业受到了一定的冲击。到了2010年,由于LED和配套电子技术和工艺的发展,灯具使用寿命大幅提高,欧盟和美国市场需求量迅速扩大。大量国内企业进入LED行业,LED产业在国内迅速发展。李总也想进入LED行业,但又担心为时过晚。
李总也曾考虑做实业,自己建工厂来生产灯具产品。但是,建立工厂又谈何容易?必须要有足够的资金、相当的管理经验和有战斗力的团队。
机遇与挑战并存,李总知道YC公司的改变是一个必然,但何去何从?
YC公司在微笑曲线中的地位
微笑曲线(SmilingCurve)是宏碁集团创始人施振荣在1992年为了“再造宏碁”提出的理论,即在整个IT产业上中下游,愈接近曲线上扬的两端,照明方案,即左端的核心技术与知识产权等,以及右端的品牌行销与服务等,所能够创造出来的附加价值也愈高,而微笑曲线下沉的中间地带,则代表了组装制造等附加价值最低的领域。
YC公司作为国际贸易代理商,为国外客户提供产品、供应商资源整合等服务,紧挨着产品制造商公司处于较为上游的位置。按照全球价值链理论,YC公司由于自身的能力因素,决定了其只能处在价值链的代理环节,获得有限的附加值。
从全球价值链理论出发,YC公司的解决途径是要实现在全球价值链中向两端高位的升级,进入高附加值的环节,提高议价能力,才能走出目前的困境。向价值链的左端移动,就是进入ODM(原始设计制造商)阶段,或是关键零配件的生产;向价值链的右端移动,就是进入OBM(代工厂经营自有品牌)阶段。
目前,向价值链的右端移动进入OBM阶段,我们认为YC公司尚不具备相应的实力和能力。贸然尝试OBM,YC公司极有可能会在走出目前困境之前就已经濒临倒闭。同时,原有市场的进口商也有可能对YC公司在当地的品牌运作设置障碍。不过在不绕开国外采购商的前提下,在原有销售渠道上延伸销售至终端市场是可以尝试的路径。
向ODM阶段发展,则是YC公司可能的一个路径。通过在国内招募相关的设计、开发人才,建立团队,整合相关的开发、加工和装配工厂资源,自行设计、开发新产品,是YC公司可以尝试的一个路径。向ODM阶段发展,可以通过过程升级、产品升级和功能升级路径,对生产体系进行重新设计和组合,采用更先进的加工工艺提高投入产出率,降低成本,提高质量;采用更先进的生产线和生产方式,提升、引进新产品或改进老产品;重新组合价值链环节,向利润更高的生产环节提升,退出组装和装配环节,进入关键零部件的生产环节,承担价值链生产环节中的关键部分。
«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