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D产业资讯

实时掌握LED产业发展资讯,不断研发、创新,开发更安全、更稳定的LED照明产品。

行业资讯,照明行业,照明行业分析,灯具行业,led照明行业新闻,led照明行业分析

当前位置: 主页 >> 信息中心 >> 行业资讯 >> LED产业资讯 >>

从Lighting Japan 2014 看中国企业在日本的角色变化

文章来源:恒光电器
发布时间:2014-01-17
浏览次数:

  作为2014年半导体照明界的第一场的盛会,LightingJapan2014(以下简称“日本照明展”)吸引了不少业界人士的关注,据主办方介绍参展的企业比去年有所增长,来自欧、美、日、韩以及中国大陆和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共约370家企业参展,包括飞利浦、欧司朗、GE等国际品牌,恒光,松下、东芝、爱丽斯等日本本土品牌厂商。但今年中国企业除了在日本打拼多年的聚作、巨能外,产业资讯,很多企业都是首次参展的新面孔。

  中国品牌企业隐退

  在前几届日本照明展上,参展的企业台系大厂曾有亿光、台积电、隆达、光宝等,国内资讯,大陆系也不乏洲明、勤上、上舜等知名企业,而今年在展位上却看不到这些熟悉的身影。

  对此业内人士表示,一是日本市场本来就不大,经历了前几年的高速增长后,增速放缓,众多企业将目光转向了潜力更大的欧美市场,很多台企已是日本企业的代工者,企业资讯,便不再花更多精力推广。

  二是日本替换市场渐趋饱和、成熟,对产品越来越苛刻,不仅要求做工精美,对光的品质、安全性能要求也很高,中国企业进入日本市场的难度很大,行业资讯,如日本经济产业省于2011年7月1日公布《关于修订电气用品安全法施行令的部分内容的政令》,根据该政令的最新规定,进入日本市场销售的LED灯泡及LED电灯器具须加贴圆形PSE标志。除了聚作这样在日本已经营多年的企业建立了一定客户和品牌影响外,LED射灯,其他企业很难得到日本市场的信赖。

  三是一些中国企业,为了避免专利、品牌等因素引起的问题,LED照明品牌,已转为与日本品牌企业合作的隐身方式进入市场,如德豪润达于2012年与日本的双鸟公司签署了《照明业务合作方案》, LED置换工程,深圳金流明则与夏普签订了战略合作协定按照协议,今后金流明出口到日本市场的LED灯照明产品,均采用夏普的芯片,通过与日本芯片企业合作而进入日本市场。

  新面孔试水日本

  在中国知名企业隐退展场的同时,中国企业参展的数量却并没有明显减少,恒光,约有二、三十家,以深圳企业为多,但他们都是一群新面孔,如深圳市蓝禾照明、深圳市聊域光电有限公司、深圳市瑞利奇光电、广州百得光电、东莞和旺电器、重庆平伟光电、宁波爱美克思等,记者调查了一下,多半参展的中国企业抱着试试看的心情首次参展,带来的产品以室内的管灯、泡灯、吸顶灯为主,前来洽谈合作的日本客户并不多。

  对此日本LED光源普及开发协会代表理事小林治彦表示,许多中国企业不了解、不熟悉日本市场,有的甚至带着日本禁止的G27规格产品来参展,这会让日本买家啼笑皆非,今年来一批新的没有成效,星级酒店照明灯具,明年就不来了,又换一批新的,设计,数量上看上去很多,也造成了中国企业在日本市场很热的样子,但实效并非如此。他建议以后中国企业要深入了解日本市场,有组织的提前做好准备,带一些与日本企业有差异的产品来参展。

  角色调整畅想

  目前看来, led亮化工程,中国LED企业在日本市场已失去了建立品牌的机会,特别是近几年日本LED的势力角逐正在不断演变,从松下、东芝等5大传统照明巨头全面进入以来,日本LED小企业便被排挤到了一边,技术资讯,更不用说中国企业。

  当然在日本苛刻的市场环境下也有顽强生存并且越走越顺的中国企业,如深圳聚作,“我们在日本市场打拼了二十年,最大的经验莫过于不仅要有过硬的产品和技术,还要有成本优势, led亮化工程,以及比客户提出的要求更多的服务”聚作总经理肖灵感触很深。但目前以聚作为代表的中国企业,面临的难题一个是资金的问题, led亮化工程,一个是供应链的问题。与那些大公司相比,他们太小了,难以用规模制胜,但他们却又有大企业所没有的灵活。“LED是一个快速变化的产业,只有不断调整技术、产品以及服务的方式才可能不被淘汰,这也提供了新的企业弯道超车的可能性。”而考验中国小企业的是,是否能把握到那个超车的技术与时机。

  “还有另一种可能性,那就是国内有实力的企业通过收购品牌企业的方式进入游戏圈”一位业者提出。这也不是没有可能,近年来,中国在日本的收购案例数一直在稳步上升,并在2010年超越美国,成为赴日收购最大的来源国。如2011年,联想集团与日本电气公司(NEC)在日本成立了一家个人电脑合资企业。2012年,松下电器产业公司将旗下部分家电业务出售给海尔电器集团有限公司。拥有资金,就可以把跨国公司的研发团队拉过来,这样就可以成为这个领域全球最强的、最具实力的企业,很快会提升在日本乃至全球的地位。只是我们不知道这样的企业何时在LED领域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