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D产业资讯

实时掌握LED产业发展资讯,不断研发、创新,开发更安全、更稳定的LED照明产品。

行业资讯,照明行业,照明行业分析,灯具行业,led照明行业新闻,led照明行业分析

当前位置: 主页 >> 信息中心 >> 行业资讯 >> LED产业资讯 >>

LED照明企业抱怨:行业赚的钱去哪了

文章来源:恒光电器
发布时间:2014-01-24
浏览次数:

 “LED行业的钱都去哪了?”许多LED企业向记者抱怨。在大家看来,2013年LED照明迎来一波爆发,LED照明品牌,自上游芯片到中游封装,再到下游应用基本上都处于一个满负荷运作状态。2013中国LED行业总产值达2638亿元, led质量CE认证,同比增长28%。


LED照明

  同时,工程照明 led商业照明,我们也看到由于前段时间MOCVD设备的大量购进,蓝宝石等原材料价格的上涨,使得整个芯片行业的毛利率仍是大部分属于亏损状态;中游封装因为产能过剩基本处于微利状态;为了抢占市场,LED照明企业,下游应用企业的价格战更激烈,“赔钱赚吆喝”的比比皆是。

  那么LED照明行业的钱都去哪了呢?

  “钱都让设备厂赚去了,我们一年忙下来算是给他们打工了。”璨阳光电总经理杨洪表示,动辄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的设备对大部分企业来说都是不小的投入。更不要说像MOCVD这样上千万的大型设备了,很多企业还是要借助政府的财政补贴勉强生存。

  然而,电工照明,设备企业也都在“哭穷”,特别是一些封装设备企业的日子并不好过。因为设备的持续使用有一定的折旧周期,只能是新工艺新技术出来后被淘汰。在当前的市场需求有限的情况下,一些技术含量较低的设备也“不赚钱”。尤其是在封装的后端分光、编带环节表现的很明显。

  “国产设备相比进口的本身优势就是价格便宜,ROSH认证LED球泡灯,在拼价格的同时大家也都在提升设备的性能,使用的零部件也就越来越好。”三一联光总经理冯白桦表示,“这些核心零部件大都是采自日本、欧美,国内资讯,价格不菲。钱其实都是让他们给赚去了。”

  同立盛光电总经理吴盛龙也表示,他们所有机器的标准件都是采用进口产品,星级酒店照明灯具,比如丝杠是日本NSK、THK,LED照明品牌,电机是安川和松下的,绿色照明,这些核心部件的费用占到整机成本的50%以上。

  这也反映出了国产设备在关键技术方面的缺失。“对于技术上的劣势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追赶的,但是我们在从其他方面采取措施来弥补这一短板,实现盈利。”国产设备企业可以采取更为开放的合作姿态,相关设备企业结成战略联盟,通过横向资源整合和互通有无形成利益共同体。

  鉴于目前LED工艺技术的局限,大多数制程设备都还是分段式的。因此客户的需求也是连续性的,比如封装企业在购买了前段的固晶、焊线设备,行业资讯,还是要购买后端的分光、编带设备。

  若是我们这些不同的设备厂家把自己的优质产品拿出来,以最佳设备组合 “捆绑式”方式来向客户推荐。这样既避免了单兵作战的不足,还能形成良好的联合品牌优势, LED置换工程,把“钱”尽可能的留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