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D产业资讯

实时掌握LED产业发展资讯,不断研发、创新,开发更安全、更稳定的LED照明产品。

行业资讯,照明行业,照明行业分析,灯具行业,led照明行业新闻,led照明行业分析

当前位置: 主页 >> 信息中心 >> 行业资讯 >> LED产业资讯 >>

2014年将是LED整合元年

文章来源:恒光电器
发布时间:2014-01-28
浏览次数:

  今年以来LED市场需求的行情似乎打开了,一些企业手头的订单渐渐多了起来,但价格却越来越低,下游企业赊账的越来越多,欠账周期也越来越长,从营业额来说似乎增长了,但利润却并没有见增加。

  激烈的价格战贯穿着整个行业的上下游产业链,“未来五年整个行业将面临着大洗牌,实力不强的企业将被吞并或淘汰,”台亚电子科技董事长吴德兴如是告诉记者。

  上市公司公布的数据可以说是行业处于恶性价格时代的一个真实缩影。今年前三季度,LED芯片企业德豪润达营业额收入为22.7亿元,同比增长17%,净利润仅5027万元,同比下降56%。封装企业鸿利光电,今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也近5亿元,同比增长了24%,但净利润仅为3650万元,同比下降了19%。

  “今年LED芯片销量虽有所增加,但价格却下降了20%至30%,”同方股份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据该负责人介绍,同方股份今年第一季度较为困难,二季度有所改观,三季度开始好转,但由于行业产能严重过剩,其芯片生产基地规划年产值为30亿元, led商业照明,但实际产值还不足规划的三分之一。

  鸿利光电董事长李国平也向记者表示,一边是竞争过度,价格过低, led质量,另一边却是科研投入不断加大,人工成本不断上升,在两头挤压下,企业生存异常艰难。“开始为了发展该行业,各地政府对行业企业进行了税收优惠等财政补贴,但随着行业的逐步发展,政府对该行业的补贴越来越少了,”勤上光电副总经理祝炳忠向记者表示。勤上光电去年获得政府的补贴为1100多万元,而今年仅获得了243万元,减少了7成。

  那么,行业未来又将向何处发展?

  2014整合元年“整合是LED产业未来出路,这种整合更多表现为技术上的上下游产业链整合。”台积固态照明总经理谭昌琳告诉记者。

  谭昌琳的说法也被现实所证实,今年开始,已有部分企业开始进行整合战略的布局。如德豪润达收购照明,这种整合正是谭昌林所说的产业链上下游垂直整合;利亚德也宣布收购金达照明,其收购的目的是希望借助金达照明的技术优势、项目经验、渠道资源及客户资源,加快公司LED照明业务板块的拓展;三安光电也做出了收购台湾璨圆光电以及美国流明的计划,三安光电的整合计划是既有横向整合也有上下游的垂直整合。

  按吴德兴观点,2013年只是行业整合的前奏曲,2014年才是真正的整合年。2014年LED销售企业数量将有可能达到最高峰,市场竞争将会更加激烈,价格战将会进入白热化,在这个竞争过程中一部分企业将会被吞并或被淘汰。LED渠道销售流通领域在省会城市和一二级城市会处于饱和状态,但三四级城市和县乡镇还有很大的市场发展空间。

  2015年将是整合的关节点,LED筒灯,行业整合进入高潮,渠道建设异常艰难,整个市场布局基本完毕。

  2016年,LED射灯口碑,将有大批中小LED企业被淘汰出局,中下游企业的分化特别明显,整合战场接近尾声。

  2017年,可以说是行业霸主地位确立年,作为LED企业不一定都要做行业霸主,但在某些细分市场一定要找好自己的定位和方向,找到自己的生存空间,才有可能生存下来不被淘汰。2018年,行业恶性竞争和整合基本结束,供需基本达到平衡,市场处于微调状态,但照明行业的市场规模开始缩小,新一轮的竞争洗牌又将开始。

  广东省照明电器协会副秘书长刘俊指出,虽然未来整体市场规模还是不断扩大的,但竞争将会异常激烈,质量,很多企业将会被淘汰出局,有的会越做越大,会出现大鱼吃小鱼,快鱼吃慢鱼的现象,这是每个行业成长的必然过程。

尽管LED业内人士都认为未来5年会是行业整合的5年,竞争非常残酷的5年,但也都看好未来的前景。

  刘俊认为,LED照明产能过剩只是结构性过剩,而在某些方面还存在很大需求空间。产业研究所日前所发布的报告也指出,今年第四季度LED产业整体产值将增长20%左右,LED射灯,而全年LED室内照明产值将同比去年增长110%。预计明年,尽管LED室内照明技术产值在逐年加大,但产值增速仍将维持在60%左右。

  还有就是地方政府换届结束,按常规每届政府换届后,为了展示市政新形象,都要美化城市,这当中就包括换路灯,质量,未来五年将有几百万甚至上千万的路灯要换,这将产生上千亿的市场规模。一些LED企业不但对未来前景充满着希望,而且也都相信自己的实力。都认为自己在这轮竞争洗牌的过程中能够击败对手,最终成为行业的佼佼者,并且也已做好了迎接整合的战略布局。

  勤上光电副总祝炳忠表示,从今年第三季度开始,勤上光电利润已经出现好转。渠道建设方面,他们将会逐渐加大投入,拓展市场空间,在科研等其他方面他们也会加大投入,并坚信勤上光电未来将会保持较为强劲的发展势头。广州鸿利光电董事长李国平则表示,他们会继续砸钱加大投入,购买先进设备,引进先进技术,技术资讯,力争取得规模优势,以降低成本获得更好的利润,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100亿大鳄能否产生

  对于整合后的行来结局,业界产生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看法,一种认为小企业甚至于非上市的企业将会淘汰出局,将会产生年销售过100亿元的企业;而另一种观点则认为,不可能产生年销量过100亿元级别的企业,大企业有大企业的优势,而小企业也同样有小企业的生存空间,虽然整合并非非上市的企业就将被淘汰。

  “行业整合加剧,LED-T5一体化灯管,未来5年LED行业将会产生销售过100亿元的企业。”这是欧司朗中国区首席执行官艾小明的观点。艾小明认为,中国产生LED销售过100亿的企业只是迟早的事。可以预见,2018年LED市场蛋糕将过1000亿元,而销售过100亿元仅仅是其十分之一,从其它行业的发展规律一看,年销售过100亿元的企业是完全能够产生的,而且有可能是国内的企业,因为目前行业处于小而分散状态,任何一个行业都是开始小而分散,后来慢慢集中整合,户外照明,行业集中到一定程度,自然就会出现销售过100亿元的企业。

  持此观点的不仅艾小明一人。厦门大学电子科学系教授、厦门市LED促进中心理事长何开钧也非常肯定地认为,“2018年,肯定有企业可以做到100亿元。”

  吴德兴更是认为,未来5年上游企业大部分将死亡,商业照明灯具,能活下来的将不足现在的30%,中游企业1750家,到时能存活40%就不错了,而下游企业存活率不过50%。而LED照明企业产能将会超过传统的照明企业,并逐渐替代传统照明,市场份额将会进一步扩大,在这种情况下,产生销售过100亿元的企业并非难事。

  “在未业5年的洗牌过程中,年营业额在千万级别以下的企业生存下来的几率将不是很大,绝大部分将被淘汰。”吴德兴说。

  按吴德兴的说法,非上市公司(排除明年IPO开闸后的上市公司)基本上将会被整合或淘汰,由于地方政府扶持LED政策的不断减弱,国家的金融政策也在不断变化,LED灯管,非上市企业将面临着更多的困难。